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深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7月2日,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一城一课”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培训第二站在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举办。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校长马仁听,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徐泽文,铜仁市教育局职成科科长陈彪等领导出席培训开幕式;赵志群、聂哲、杨忠明、关怀庆4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主题开展精彩讲座。来自东莞市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铜仁市相关院校的230余名校领导、老师参加培训。培训由东莞市教育局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终身教育科科长林晓阳、副科长杨环主持。
领导致辞
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徐泽文表示,东莞市职业教育积极拥抱新技术,主动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新路径,围绕人工智能时代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主动优化专业布局设置,积极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深刻把握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促进全市职业教育变革创新。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马仁听受杜安国会长委托,代表学会致辞。2022年以来,“一城一课”分别以“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共开展立足地市、面向全省的免费培训15场,线上线下累计培训约5万人次。2025年,“一城一课”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助力教师“强教学、强科研、强服务”三项能力的提升,助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深度融合。
专家报告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级讲师关怀庆以“国家标准引领: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为题,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类型化发展的背景引入,探讨了专业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实施路径、实践要点及方法借鉴。
关怀庆作《国家标准引领: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原所长赵志群作《现场工程师培养的规律与课程建设》专题报告,提出以培养具备职业行动能力的现场工程师为目标,以一体化培养为路径,聚焦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体系,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强化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依托中国特色学徒制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构建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现代化培养体系。
赵志群作《现场工程师培养的规律与课程建设》报告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杨忠明从教育数字化背景与发展趋势、AIGC赋能职业教育创变、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AI+行动探索实践、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行动建议四个方面,生动阐释了专业垂类大模型赋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杨忠明作《专业垂类大模型赋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报告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委员、本科教育学院执行院长、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聂哲,围绕AIGC背景下的课程改革、《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课程特色创新及课程资源建设,结合对课程标准研制的思考和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实践经验,作《生成式人工智能课程探索与实践》报告。
聂哲作《生成式人工智能课程探索与实践》报告
本次培训由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东莞市教育局协办,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诚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玖零代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企想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超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高校之窗、中国教育之窗提供支持。